close

剛看了一篇有關學樂器的文章,覺得也很想寫點什麼。

我想,當時我媽送我去學鋼琴時(民國67年),應該是出自虛榮心的。因為同班的基隆市議員的女兒學鋼琴,家裡有架大鋼琴。我記得,當我去她家玩回家時,跟我媽說,媽,杜伊萍家好有錢喔,她家有鋼琴耶。不久,我媽就幫我找了鋼琴老師,去老師家學琴練琴。那個年代啊,別說學琴費了,一台鋼琴是我爸媽好幾個月的薪水呢。買不起鋼琴,我爸就在圖畫紙上畫黑白鍵貼在茶几上當做琴給我練,反正當時不過"拜爾"階段,夠用了。

後來,學到了"布農"和"徹爾尼"階段,老師說不買琴不行了,就用一大袋的現金(我記得是七萬元)買了一架河合鋼琴,很大一台,現在還在我媽的民宿裡。在我家還租房子的時候,我爸就為我買琴了。

隨著升學壓力越來越大,我唸的還是基隆有名的私立學校,根本沒時間練琴白白浪費每個月的學費,初三時就不再學了。從此,就越來越少彈琴,去台北唸書後,手癢時會偷偷溜進音樂系的琴房彈彈,但深怕被人發現,就不去了。之後二十年,我幾乎沒碰過琴鍵。

若真要說學琴對我的好處,以前有句廣告詞"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",我覺得我沒變壞倒不是因為學了樂器,而是功課壓力太大考試太多我窮於應付根本沒時間變壞。但學鋼琴讓我的音感真的比別人好一點,學別的樂器接受度蠻高的,跟著學長學吉他,跟著學生學口琴和直笛,我知道學樂器就是要經過反覆和無聊的過程  然後,有時團體需要琴手時我可以幫個忙應急。初到荷蘭時,我還當過幾個月的家教教小朋友彈琴。有一次在酒吧,當鼓手朋友要我試試,我彈了"月亮代表我的心"娛樂一下。

年紀越大,我越體會,年輕時學的不論是知識還是技術,都會漸漸在生命中開花結果發生影響力的。學會一樣樂器,就像我爸當年說的,它會豐富生命陶冶性情,至少,學會一樣東西,就是一件快樂的事。

鋼琴不像小提琴,能帶著四處走,沒辦法想彈就能彈,但因為學琴讓我覺得跟音樂很親近,至少現在在合唱團裡,我是唯一會看譜能給大家唱音準的人。

 

知道我會彈琴,上週鄰居太太將她的老風琴送給我,斯哈先生說,我不會彈就別接受。但是,我覺得不過就是多了幾個鈕和一排腳踏板,我可以自學(吧),就請斯哈先生搬回家了。我跟他說,鄰居太太都快八十歲了,人生還能有多少年呢,她一定很愛這台琴所以才保留這麼久。我想她要是聽到她的琴被彈奏,一定很高興,我也能多請她來家裡喝茶教我彈。

 

這一台風琴,應該超過三十年有了吧

IMAG0766

好多我不知道怎麼用的按鍵,兩顆還少了蓋呢

IMAG0763

一排踏板,腳很忙啊

IMAG0765IMAG0762 

試彈後音準OK但一個鍵沒有聲音壞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何賽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