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在一個花園中看到的塑像,很能表達我寫格子的心情:自在舒服地曬著太陽)
早上連續看到兩篇我常瀏覽的專頁版主抒發自己寫文貼文的心情,一位提到自己所寫的內容被文字偷兒"換句話說"的"引用"了,一位寫道自己所寫的內容被讀者討論反對的情形。我有些感觸,趕在等一會兒上課前的一點時間記下我的想法。
我覺得,在公開的網頁寫東西,是有風險的。
一是,如果是屬於說明資訊或紀錄事件的文字,就必須盡可能查明清楚,寫下盡量正確的內容。但這也只能盡。量。因為情況的改變和資訊的校正有時真的太快了,可能讀者讀到的時候已經跟作者寫下的當時有所不同,這也無法怪作者,如果真的對這個內容有興趣的讀者,就該自己去搜尋第二、第三意見,這是讀者的權利。
我曾經買了一本"貓咖啡館地圖"的書,介紹台灣各地有貓顧店的咖啡館。我和一位愛貓同事便按圖索驥照著地址想去喝咖啡看貓,沒想到,專程從台北開車到台中,人家咖啡店卻已經結束營業了。我能怪這本書的作者嗎? 不能吧!我只能怪自己出發前沒有先打電話問一下。
所以,如果是我自己讀到錯誤的內容時,我坦白承認,我很少會提出糾正。我覺得作者應該已經在他寫的時候查明了,只是情況改變,那我知道這是錯的就好了。我怕要是我糾錯了,作者會不高興(畢竟我不認識人家)。真要糾正,能私訊的我就私訊,所謂隱惡揚善,不與人結怨。但如果是涉及除我之外的人,我就會公開糾正,比方我曾經看到某個人寫當老師好涼寒暑假不用上班又有18趴這樣的事。
二來,如果是屬於個人的私生活和感情,就要盡可能考慮周全,如果是不喜歡被人討論的部份,那還是不要寫在公開的網頁比較好。不知在哪裡看過這一段話,覺得蠻有道理的: 文字一旦被寫出,它就獨立於作者,任由人閱讀,理解與爭論。也就是說,所寫的內容一旦公諸於世,就有機會被讀者討論批評甚至斷章取義,有人喜歡,也會有人反對。分享是好事,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接受,可能有人不接受還會嫌棄。這是在分享時要有的心理準備,一樣米養百種人,酸甜苦辣的人格特質都有。
而對於文字賊,在這個時代,也真是沒辦法的事,得訴諸道德勸說和法律規範。我看到很多人的照片都加上網址簽名就是要增加複製者的麻煩,我看到鎖右鍵防止烤貝的功能鍵,再加上邊欄的"嚴正聲明",這些,都是作者最低限度能做的。但,防君子不防小人,真想據為己有的人也還很多。曾經,一位筆耕多年的朋友跟我說,她的方法就是不停得寫,就算被別人偷偷不告知的改寫引用,她相信只是讀者中的少數,她的讀者一旦讀到原作者所寫的內容,一定會分辨誰是真品。把文字當品牌來經營,用品質區別真偽,也是個方法。
我喜歡有自己的地方寫東西,喜歡我寫的內容被別人閱讀。這個喜歡,就是我的初衷。只要是誠實的,忠於自己的文字,我敢在被人提及時承認"對,這是我寫的。"那就夠了。把時間拉到幾年後、幾十年後,或許,我曾經寫下的文字,也只剩"我"這麼一位讀者,那麼,我該慶幸這些"文字們"因為我曾經花時間寫下了,所以還保存了我當時的思想和情感,甚至回憶。這就是"書寫"最神秘最美的地方。